板式床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板式床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万芳

发布时间:2020-02-14 12:35:24 阅读: 来源:板式床厂家

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一、前言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基础和先导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以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目标,抓住机遇,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上海交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历史旧欠基本还清,客货运输稳步增长,服务供应水平不断提高,为交通行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新世纪的上海城市交通,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着眼于服从、服务于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和现代物流的需要。城市交通要实施超常规发展,并融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中,增强对内、对外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全面提高上海交通行业的能级水平和综合能力,建立“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环境协和”的枢纽性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和综合物流系统。二、交通发展回顾 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对外交通设施能级增强 上海港吞吐量已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国际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60万箱,跃升为世界第6位,为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 上海已组成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一主一辅、一市两场”格局的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1768万人次,货邮量88万吨,争取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港。 上海站作为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沪杭铁路复线全线修通,上海南站(临时站)已开通使用,列车日平行通过能力提高到180对。铁路承担着本市最大份额的省际旅客流通量。 全市公路总长度4253公里,郊区建成了一批快速道路和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加速公路网络的形成,打通了上海通往内陆的快速陆上运输通道,扩展了集装箱公路运输的腹地。 全市对外交通货物运输总量达2.8亿吨,货运营业车辆12万余辆,48.3万车吨。长途客运营业车辆3万余辆,近30万客位,旅客发送量达1200多万人次。 上海内河正在组构高等级航道网络,与江、浙两省和京杭大运河相连,内河港口吞吐量8800万吨,年货运量1.39亿吨。2.市域交通水平稳步提高 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上海已建成地铁和高架线路 65 公里,初步形成十字加西半环的网络骨架。日客流量达65万人次。为其逐步成为公交出行的重要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市区道路总长度5204公里。中心城已建成“三横三纵”道路骨架和“申”字形高架网络。 地面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服务供应水平日益提高,线网覆盖面扩大,布局进一步完善。 现有公交运营线路近千条,公交汽、电车18000辆,日客运量724万乘次。 出租车已达4.29万辆,日客运量212万乘次。 市域轮渡现有客渡19条,车渡5条,日客运量为54万人次。 渡江车辆为450万辆次,随着大桥、隧道等越江交通的增加,正在实行结构调整。 陆岛交通主要为通往本市崇明和长兴、横沙等岛屿的长江轮渡和跨海通浙江舟山诸岛的海渡,日乘客运输量为2万人次,过江车辆为750万辆次。 城市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达1057万乘次/日。3.先进技术普遍推广应用 交通行业普遍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或局域网,一些跨区域经营单位已拥有广域网。 上海航运市场交易、关检和EDI单证处理已初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陆上运输网上服务中心已开通,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系统正在筹建,公路集装箱运输和IC卡管理系统、长途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等均已投入应用。 “上海交通信息网”已开通,“一卡通”已在地铁和公交线路上使用。 公交车辆装备升级换代,绿色能源已投入使用,上海正在建设LPG和CNG汽车加气站,出租车2万余辆已改用LPG燃料,公交车300余辆已改装CNG燃料。三、机遇和挑战1.繁荣国际大都市,交通建设务必领先 近年来,上海经济蓬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以10-12%的年均增长率稳步发展,2000年已达4551亿元,人均34560元。国家关于将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按照新一轮上海市总体规划,上海将定位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意味着上海交通必须与国际接轨,向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看齐。围绕着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能力这条主线,大力提高城市交通水准和对外交通辐射能力,支持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跃升。这既是上海交通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是对上海交通行业发展的巨大挑战。2.中国加入WTO,交通行业面临竞争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将会刺激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扩大,有利于汇入全球综合运输网络,有益于台湾海峡两岸实现直航。而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是:外国企业将进入中国运输市场,境外资本也将进入甚至部分控股中国运输业。入世后关税下降,必然促使进出口量剧增。入世还带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使内贸集装箱运输依存度增加。各行业之间界限被自由竞争打破,交通运输业无疑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3.体现“以人为本”,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向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迈步,必将对出行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单纯地要求出门后到达目的地,还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准点、舒适、经济、换乘方便的出行条件。这种出行条件必须建筑在充分发挥城市集聚经济效益,即对城市土地集约化使用的公共交通的发展之上。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将要求有清洁、安全、高质量的交通环境。因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提高服务供应水准,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四、展望 面对机遇和挑战,上海将加快构筑枢纽型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形成联系世界、服务全国、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大力发展对外交通,增强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上海将全力推进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建设。包括建设洋山深水港一期、芦洋大桥及陆上配套工程,建成外高桥三期和四期工程,加快黄浦江岸线功能调整,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系统,初步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05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1000万TEU。 继续推进航空港建设,初步确立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到2005年,旅客、货邮年吞吐量分别达到2500万人次、150万吨。届时,上海将吸引到更多的航空客货流量,并产生更大的辐射影响。 上海要形成对接江浙、辐射长江流域的内河航运网。积极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达到50万TEU/年左右。重点建设与外高桥和洋山深水港区等相连接的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到2005年基本形成“一环十射”干线航道框架。 完善上海铁路枢纽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铁路网。规划建设国家铁路沿海大通道组成部分的浦东铁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通向内陆直至欧洲的大陆桥;建设沪崇苏铁路越江工程,与苏北沿江铁路相接;建设通向浙江的沪乍(浦)铁路;适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等,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2.构建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务供应水平 轨道交通作为速度快、运量大、舒适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出行者所青睐。未来五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以构筑“十字加环”及若干条放射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构架为目标,建设2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线,使上海公共交通逐步从目前以地面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与轨道交通为辅助的状态,过渡到2005年以地面公共汽电车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车为辅助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有机结合的交通体系,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辅助的换乘便捷的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新格局。3.建设多层次的交通枢纽,实现客运交通一体化 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通过多层次客运交通枢纽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不同规模和特性的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无缝换乘;提高城市交通枢纽的调节、衔接能力,推动客运交通的一体化进程;提高出行者的出行便捷程度,增强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未来五年,上海将以市区为突破,实现5个大型枢纽、12个中型枢纽、33个小型枢纽的建设、改造、完善以及地面公交区域枢纽的建设。同时,优化公交线网,形成公交专用道系统,使中心城两点交通行程不超过1小时、一次换乘到达目的地。4.建立完善的社会大物流体系,推动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 以货运枢纽为基地,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建立跨区域的综合物流系统,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高上海现代物流业对内、对外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合理分配城市货运交通运能,将现代化货物信息处理贯穿于整个货物流通过程,提高城市货运整体服务优势。上海货运枢纽规划建设2个综合物流中心,4个专业物流中心,一批联运、专用或区域性货运站,由此形成上海公路货运“二综合、四专业、若干区域站场、一个信息平台”的主格局,形成功能鲜明、互为补充、现代化的集装箱联运、公路快运、城市配送和内河航运物流网络。5.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公共交通是防止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必将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管理法规正在建立和完善,还需推广电控和三元催化净化装置,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和监控,对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强制淘汰。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车辆的开发和使用,加快改装液化石油气(LPG)出租车、轻便货车和压缩天然气(CNG)公交车的步伐,并配套建设LPG和CNG加气站,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总量。6.加快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步伐 信息网络是交通运输的神经网络,因此,植入信息网络服务客运、货运,推进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客运信息数字化,建立道路客运电脑联网票务平台,完善上海交通陆上运输网,连接互联网,通过“华夏交通在线”与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相连,建立面向客户和中介机构的货运交易信息平台。 上海ITS建设在2000-2005年基本完成上海交通信息网主体框架和网站建设,开发基本数据库,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上海交通信息化体系,集市域交通和对外交通于一体,为市民出行、企业拓展、社会需求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实用的全行业信息。同时,推进智能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上海综合交通智能化打下基础。 查阅:已获批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详解图(更新中)查阅:2012年全国各省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览(更新中)查阅:城市轨道交通中标企业

美女裸体照

美女裸体照片

旗袍图片

美女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