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床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板式床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在移动端的媒体时代我放弃订阅了这些纸质媒体

发布时间:2020-02-11 03:56:42 阅读: 来源:板式床厂家

这篇,是从个人经验出发,谈谈科技历史变迁所带来的个人阅读体验。

下班回到家,换鞋弯腰抬头的瞬间,看见了放在餐桌角落的一摞杂志,好多本连包装塑料膜都没有开拆,不禁满怀歉意。作为媒体人,每天阅读大量的资讯已形成职业习惯,但我多久没有看过这本杂志了,唔。。。1个月?2个月?我已记不清楚。订阅期到今年6月,结束之后我将决定不再续订。

这是一本周刊,某某财经周刊,我曾一度为它的内容赞叹,因此这本杂志创刊不久,我就订阅至今,四年有余。今天它的内容水平虽然下降,很多公司报道也被斥为平平淡淡的公关稿,但在一众媒体中依然还算不错,它的主编坚持的品格独树一帜。

我把它放醒目的餐桌上也是希望提醒自己:记得看它,记得看它。但却一直没有看它,哪怕简单地翻一翻。因为,我已没有时间看它。没有时间不是因为更忙,我每天仍然阅读大量信息,但我更多的阅读时间在最近两年中已经慢慢被分摊到手机上、iPad上,纸质的杂志它终究没有移动端那样可以被方便地携带、随时随地阅读。我再勤奋,1天也只有24个小时,阅读的时间始终有限,我只能放弃纸质阅读。

一年前,同样被我放弃的还有新某报,我订阅这个报纸是因为这个报纸的早期所坚持的新闻品格。(我又提到了品格这个词儿,这是所谓新闻理想的余毒)这个报纸本该早于两年前就被我放弃了订阅的,但这个报纸负责我居住区订阅的发行组长老张跟我打过交道,有些熟,有一年我都明说了不续订了,但禁不住老张的上门乞求——订阅量关联其绩效下降会影响工资之类的理由(老张是北漂农民),我心一软,又续了两年,但从来不看,悉数送给隔壁做淘宝生意的邻居做包装纸。去年订阅期结束时,老张终于不来找我了,我也就不订了。

两年之前,被我放弃还有某某创业杂志(我订阅它也是因为它有一位牛逼的主编,放弃它是因为我感觉主编不再用心做内容了)。

更早之前,我还订阅过某某人物周刊、某某周末等等十数种主流报刊,甚至还有专门探讨媒体业务的某月刊。我订阅纸质媒体最多的时期,经常能把我家收信箱塞满,物业的一个阿姨看见过几次,终于忍不住问我,先生你好有钱啊订那么多报刊。我支支吾吾半真半假地撒了个小谎,我是做记者的,这些都是兄弟媒体赠阅的——其实我哪有那么大面子,屌丝记者一个。

历年来放弃订阅这些纸媒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这个媒体的内容质量下降或是品格不在、风骨不存(起码在我看来的)从此我不再关心。可是我今年准备放弃硕果仅存订阅至今的某某财经周刊的原因和往年截然不同,是因为受到了移动端的阅读时间挤占!

十几年前,在PC、手机逐渐普及开来的时候,就有过不止一阵关于电子阅读的讨论。我的朋友往往会告诉我类似的内容:“我还是不习惯在PC屏幕上、小小手机屏幕上看书读新闻,新的阅读形式远远没有捧着书本、报纸阅读的感觉舒适”。这种用户体验应该不占少数,于是,产品家们推出了专门迎合阅读需求的电子阅读器(或称电子书)。电子书较之PC和手机,屏幕更合适,携带也更方便,厂家们还纷纷以“电子墨水”、“不伤眼”、“纸书感觉”为卖点,以至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好电子书产业,以为那就是阅读的未来。

直到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体验又发生了变化:智能手机的屏幕变得更大,平板电脑变得很流行,电量可以持续很久,而且这些移动端跟互联网是保持联通的。于是,无论是从阅读舒适度还是碎片化时代特征来讲,阅读习惯都在向电子移动端转移。每天通过智能手机、iPad读书看新闻已成为我的习惯。电子书的产业依然在,但无疑已是明日黄花,逐渐消解。

事实上,电子阅读背后所关联的产业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拿新闻媒体来说,十年前,网络媒体是很低端的媒体,甚至不被当成媒体来看。在网络媒体工作,即使你有原创采访,但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闻工作者。今天,版署(改名了)依然不承认网络媒体有原创采访权,但事实上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在做着原创的工作。受众开始尊重网媒,网媒不再被视为非主流。

这个十年左右的PC互联网时代,随着阅读体验的变化,网媒倒逼平媒,逐渐壮大,这个时代成就了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几大信息门户。

至于古老的纸质媒体,在时代的迭替中,衰败已经成为必然。这种变化,已经由外国媒体应验。

最早的消息,2009年3月17日,有着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讯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发行的报纸。

最近的消息,2012年12月31日,美国《新闻周刊》停止发行印刷版,转而专注于网络内容《环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的发行。

可是纸质杂志改成网络版就可以了么?如果仅仅止于PC端的话。不难看到,近年开始在过渡切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了移动端在倒逼PC端。即使是新浪,曾经的门户之王,它的传统构架,也不例外地受到威胁,门户衰败已经有些迹象。

谁不发展移动阅读端,即使还有相当的缓冲期,发展下去,也终将衰败。目前最显著的趋势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端将侵蚀传统门户网站。我们每天通过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在获取最热门的信息。

在中国,关于媒体未来变化的类似思考其实已经不甚新鲜。但是,今天,当我听到一个主流杂志主编在他的会议上谈到,他最近正在思考准备何时放弃它的纸质杂志出版而专注于做移动端时,我还是感到惊讶,我希望他说的不是虚话。

我的惊讶是有理由的。尽管有关纸质媒体的危机已经成为身处其中者的共识,但都尚在思考讨论阶段,大多数媒体主编可能存着侥幸(差异化内容可能不死)或者是赌一个缓冲期(还远着呢),有勇气准备做决策的媒体当家人还没出现。从外国先鉴的种种案例来看,纸媒在网络时代中,先倒下的是往往是报纸,至于杂志,按照资深媒体人申音的说法,杂志起码还有十年的好时光。

因此在当时,我很想对这位主编说,去做吧!这是一个聪明的决定!在中国的传媒发展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最终我没有当面和他说,恐有拍马溜须之嫌。

不过,移动端的媒体时代,需要做出种种尝试,并非转换就能成功,它需要和旧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流程、思想做出彻底的告别,重新建立起适合的生产方法,否则,先驱往往会变成先烈。如何做,已不是我的能力可以赘述。

回到开头,我开篇所提到的那本财经周刊的主编也不失为一个敏锐的主编,至少在两年以前,它们就推出了适合于Pad阅读的付费电子版,价钱更便宜、保存更容易。或许,我会在结束纸质版的订阅后去尝试订阅它的电子版,只要它的内容水平还在我的容忍范围之内。

广州筹划税务方法

深圳注册公司注销

工商税务登记查询

广州代理记账代理报税